行政執行法規定之「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意義為何?溢領國民年金所負返還國民年金之義務是否屬於行政執行法規定之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參國民年金法第24條第4項規定,領取年金給付者或其法定繼承人未依第1項及第2項規定通知保險人致溢領年金給付者,保險人應以書面命溢領人於30日內繳還;保險人並得自匯發年金給付帳戶餘額中追回溢領之年金給付。)

 

     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係指國家基於公法規定課予人民之金錢給付義務,茲依行政執行法相關規定分述如下:

(一)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意涵:

        1. 意義:係因國家課予負擔所生,而以金錢給付為內容之公負擔。

        2. 類型:依行政執行法施行細則第2條規定,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可分為四種。

            (1)稅款、滯納金、滯報費、利息等。

            (2)罰鍰及怠金。

            (3)代履行之費用。

            (4)其他公法上應給付金錢之義務:如受益費、基於行政法上債之關係所生之金錢給付義務等。

(二)溢領人所負返還義務屬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

        1. 國民年金法第24條第4項規定,保險人應以書面命溢領人於30日內繳還溢領之年金給付。可知溢領人所負之返還義務係基於公法規定而課予人民之金錢給付義務,乃為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

        2. 復按法務部101年函釋闡明:領取國民年金法相關給付係屬公法上權利,從而溢領人不當受領年金保險給付乃公法上不當得利,溢領人所負返還義務屬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符合行政執行法第11條要件,得移送行政執行。

(三)題示情形之執行程序:

      依行政執行法第11條第1項第3款及第4條規定,義務人依法令負有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經以書面通知限期履行,逾期不履行者,經主管機關移送行政執行處,就義務人之財產執行之。

arrow
arrow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