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某商圈的住宅區有數百家違反都市計畫法第79條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之商店,含餐廳、書店、夜店、服裝店及攤販等,臺北市政府認為違規商店過多,且因數十年均未取締,所以決定只取締違規情節重大及沒有商業登記證之店家。從依法行政原則及信賴保護原則討論臺北市政府決定之合法性。【參考法條】都市計畫法第79條:都市計畫範圍內土地或建築物之使用,或從事建造、採取土石、變更地形,違反本法或內政部、直轄市、縣(市)(局)政府依本法所發布之命令者,當地地方政府或鄉、鎮、縣轄市公所得處其土地或建築物所有權人、使用人或管理人新臺幣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並勒令拆除、改建、停止使用或恢復原狀。不拆除、改建、停止使用或恢復原狀者,得按次處罰,並停止供水、供電、封閉、強制拆除或採取其他恢復原狀之措施,其費用由土地或建築物所有權人、使用人或管理人負擔。前項罰鍰,經限期繳納,屆期不繳納者,依法移送強制執行。依第81條劃定地區範圍實施禁建地區,適用前二項之規定。

 

    臺北市政府對於違反都市計畫法之商家應依法執行職務,得處以罰鍰或其他種類之裁處,茲以行政程序法第4條及第8條分述如下:

(一)主管機關就依法行政而言:

        1. 在現代民主法治國家權力分立體制下,為達保障人權與增進公共福祉之目的,要求一切國家作用均應具備合法性,即所謂依法行政原則。其中又可分為法律優越及法律保留原則。

        2. 臺北市政府對於商圈內之店家,其違反分區管制者,基於「合義務之裁量」,得對違規情節重大或未登記之商家,決定或選擇何種法律效果,並無違反法律優為原則,亦無牴觸都市計畫法之規定。

        3. 依釋字第443號解釋闡明,臺北市政府限制、剝奪對違反都市計畫法有關分區管制者,得依法律裁處罰鍰,或其他種類行政罰,不違反憲法第23條法律保留原則。

(二)就信賴保護原則而言:

        1. 信賴保護原則:國家對人民所為之公法上授益處分,基於法之安定性,國家機關不得任意予以撤銷、廢止或變更,以免人民遭受不可預計的損害。其標的包括法律及行政命令之修正或廢止,以及行政機關所為之合法或違法授益處分。

        2. 商圈內商家得否主張信賴保護原則:

          (1)信賴保護原則之要件:

              A. 信賴基礎:係指國家行為,例如行政處分或法律。

              B. 信賴表現:指當事人因信賴而展開具體信賴行為,例如運用財產,且與信賴基礎間須有因果關係。

            C. 信賴利益值得保護:依行政程序法第119條之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信賴利益不值得保護:

                  a. 以詐欺、脅迫或賄賂方式,使行政機關作成行政處分。

                   b. 對重要事項提供不正確資料或為不完全陳述,致行政機關依該資料或陳述而作成行政處分

                  c. 明知行政處分違法或因重大過失而不知者。

          (2)商圈內商家重大違規及未商業登記,其本身信賴利益不值得保護,且市政府數十年未取締,致使人民因個案而獲有利益,該利益非法律所保護之利益,因此,違法之商家不得主張「不法之平等」或信賴保護原則之適用。

arrow
arrow

    M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